鑄造企業預防"感冒"的三貼良藥
時間:2004-08-16 00:00:00
點擊量:
編者按:"一次,兩個走在森林里的人遇到了一頭兇猛的老虎,其中一個馬上換上了跑鞋,另一人見狀納悶地問:’難道你跑得過老虎?’那人回答:’我跑得過你就行了’。"這是一家鑄造企業的老總在近日青島召開的"鑄造企業應對原材料漲價措施研討會"上講話中的一段比喻,它形象反映出了當前鑄造行業的競爭格局。面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壓力,一些企業措手不及,最終被無情地淘汰,而那些有所準備,"內功"不錯的企業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得以持續發展。目前原材料高位運行的態勢并未改變,鑄造行業與企業如何應對嚴峻的市場環境,獲得健康發展,成為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話題。為此,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與鑄造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舉辦了這一會議。會上既有專家對行業形勢的透徹分析,也有企業適應市場,提高競爭力的經驗之談,許多發言非常精彩。今天本版特摘編一部分發表,以供借鑒。
眾所周知,鑄造是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行業,原材料一般占總成本的60%左右,所以材料一"吹風"鑄造行業就"感冒"。而自去年以來的原材料漲價之風更是吹得格外兇猛,雖經國家宏觀調控,價格有所回落,但目前仍比2002年高出80%~100%。
原材料漲價畢竟主要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是不以企業意志為轉移的,能否抗得住這次漲價,就要看各企業"內功"的強弱了,這也是為什么在原材料漲價的大氣候下,有些企業能生存,并還在繼續發展,而有些企業虧損、停產,甚至倒閉。
那么,鑄造企業如何才能獲得一付"強壯體魄",抵擋住材料上漲這股冷風寒流的侵襲呢?有三貼藥可供服用。
第一貼藥:不斷降低成本、降低廢品率
不斷降低產品成本是企業永恒的課題,降低廢品率又是鑄造企業降成本的重點。我國鑄件的平均廢品率在10%以上,而世界先進水平只有2%~3%,潛力很大,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有三點必須強調:
---一支掌握鑄造技術的科技人員隊伍和有技術、會操作的工人隊伍是降廢降耗的基本條件。
通過走訪、調查,可以看到,一些技術力量較強,工藝穩定,工人經過培訓,能按工藝規程認真操作的企業,產品的廢品率低,質量也穩定,他們把原材料漲價這個壓力變成動力,抓內部管理,群策群力,降廢降耗,能平穩度過困難時期。相反有些廠,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和剛創辦的民營企業,他們看到鑄件市場較好,投資不大,認為鑄造技術含量不高,就找幾個人投入資金、設備,在社會上找一些沒有經過鑄造培訓的工人就開始生產,結果問題很多。例如:浙江省有一個新辦的民營企業,廠房設備還可以,有國產迪砂線,有半自動機械造型線,有沖天爐及電爐,總投資在1000萬元左右,但是200多名員工中沒有鑄造工程師,工人大多數是從社會上臨時招聘來的,根本不懂鑄造,又沒有經過有效培訓,雖然生產的是簡單產品(水管彎頭、接頭等),但廢品率高達30%~70%。一爐鐵水曾"全軍覆沒",這樣的企業就是原材料不漲價也難以維持。類似這樣的企業還有不少,有的條件還要差,豎起一個沖天爐,一臺混砂機就生產,而且他們往往以低價位競爭。當原材料漲價時,這些企業就紛紛停產,甚至倒閉。這種沒有技術靠低價競爭的企業,可能會一時得利,但容易搞亂市場,從長遠來講也是難以維持的。
---真正建立完整的質保體系,特別要強化過程控制,這是降廢的基礎。
這幾年企業都在搞ISO9000、QS9000、ISO16949等質量管理體系,不少廠也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但真正能按體系規定去做的還不多。質量體系內容很多,過程控制是關鍵之一。鑄造一個產品,要經過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環節,如果一個環節失控,即使其余環節做得都很完善,也會出廢品。要真正做到過程受控,需做的事很多,這里特別強調三個方面,一是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二是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這里不僅僅是指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更為重要;三是認真做好記錄,記錄要真實。只有這樣認真去做,持之以恒,產品質量才會不斷提高,廢品率才會不斷下降,才會創造更多的利潤去抵御外來因素的影響。
---原輔材料合理選用是降本、降廢的重要措施。
如鑄造用原砂、陶土、煤粉、樹脂等輔料一般只占成本的6%~10%,而與這些輔料有關的廢品如氣孔、落砂、沖砂、粘砂、起夾子等卻占廢品總量的50%左右。所以選擇與企業產品相適應的輔料及其相對應的工藝很重要。我們主張選擇質量優一點的輔料,這樣做成本可能增加一點,但產品的廢品率可能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很多,實踐證明,選用合適的輔料及其相應的工藝能使總廢品率下降20%~30%,甚至更多。
第二貼藥: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鑄件的品位和技術含量
企業要有競爭力,首先產品必須有競爭力。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越低,產品的檔次越低,就越缺乏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就越弱;反之企業的產品檔次高,有相當的技術難度,這類產品抗市場風險能力就強,競爭力也強。在產品的價格中如果技術成本占的比例高,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低于50%,甚至只占30%~40%,其抵御原材料漲價的能力也就強,這就是為什么在原材料大幅度提價后有些企業還能有利潤,能度過難關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鑄件品位低,只賣4000~5000元/噸,生鐵價格漲到2500~3000元/噸就只有虧損;如果鑄件價格在5000~6000元/噸,生鐵價格在2500~3000元/噸時,這些產品還能勉強維持;如果鑄件品位高,價格在8000~10000元/噸,生鐵價格在2500~3000元/噸,企業在其他方面降本的空間比較大,就有微利,甚至有較好的利潤。當然產品總是分類的,產品技術含量有低,有中,也有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但即使是技術含量低的產品,也不能降低質量標準,還是要以質取信于市場。
第三貼藥:與上下家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我國在從原來的計劃經濟逐步走向完全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廠際關系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企業甚至一個集團已經不可能為完成某一個產品而什么零部件都自己生產,都在謀求全社會甚至是全球的配套,實行全球采購。從產品開發、組織生產直到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這個鏈由很多企業組成,缺了哪一個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這種長期合作伙伴的廠際關系越來越被精明的企業家所接受。如上海有一家外資企業,為了使他們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他們出錢請專家幫助為他們供貨的鑄造廠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他們說我們有責任培育質量優秀的供貨商,因為我們是合作伙伴。相反,有的鑄造企業平時質量不穩定,交貨不及時,供需雙方矛盾不斷,在原材料漲價時提出調價,而主機廠正在考慮另外選擇供貨商。
與下游關系如此,同上游相處也一樣。南通有一個鑄造廠,長期采購江蘇一個鋼廠的生鐵,十幾年來供求關系、資金信用關系良好。生鐵漲價時,鋼廠及時協商既保證供貨又在價格上適當讓利,共同度過困難。相反上海有家鑄造廠,日子好過時把這家鋼廠不當一回事,關系一度緊張,生鐵漲價并短缺時,付現款也拿不到材料。
所以與上下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十分重要,不僅關乎價格,更決定著市場,應引起我們每個廠的重視。
(作者為華東地區鑄造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