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裝備制造進入發展黃金期
時間:2006-02-17 00:00:00
點擊量:
近年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導致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特征在2006年將更加明顯。機械全行業將表現出經濟效益下滑、分化加劇的態勢,但“十一五”規劃給鐵路、能源、船舶港口、環保等重大裝備制造業帶來發展機遇,這些行業將持續3~5年的高速增長。
一般機械產品過剩
未來3年,國家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預計2006年我國GDP增長9%,國家經濟呈現內需和出口雙輪驅動的特征。機械行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大裝備需要進口,而一般機械產品大量過剩。前幾年過快投資需要消化,預計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放緩。由于“十一五”規劃和國家振興重大裝備制造業綱要的要求,2006年中央政府將通過財政、稅收、投資政策提高重大裝備制造業國產化比例和市場份額,大型成套設備生產企業經濟效益將大幅增長。
機械行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是當務之急。同時,機械行業子行業景氣度分化加劇,汽車、工程機械行業進入增收不增利的調整期,估計2006年產品供過于求的局面難以扭轉,形勢不容樂觀。而部分企業由于生產設備落后、產品技術含量低、人才缺乏、沒有資金規模優勢,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重大裝備制造業“藏金”
鋼材價格變化影響了機械行業的生產成本,特別是重型裝備材料成本高達30%。預計2006年鋼鐵、化工材料價格小幅下降,有利于提高機械行業贏利水平。其次,石油、電力、水價格是否上調存在不確定性。預計2006年機械行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仍難改善,必須走節能降耗之路。
投資結構的優化、裝備制造國產化、農業機械化產業政策給機械行業帶來持續的市場需求,國家將從政策上支持機械行業的產業升級,預計未來3年,機械行業特別是重大裝備制造業將獲得高速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較大市場占有率的大型成套設備企業和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企業將獲得優先發展。國有大型上市公司以國內市場為主,政策扶持、規模經濟、技術、資金優勢明顯。民營企業受制于人民幣升值和歐美反傾銷,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低價格的經營模式急需調整。
2006年,機械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將更激烈,中國機械出口仍以小型、高性價比、高耗能機械產品為主,出口將進入平穩發展期,民營小企業會出現增收不增利情況。
行業發展分化加劇
根據“十一五”規劃,預計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不會大幅下降,將經歷一個增幅收窄的過程,全年將保持20%~23%的增長。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過剩產能需要消化,景氣度仍然在低位運行。采掘、鐵路、船舶港口、航空航天、新能源、環保、石油化工等重大機械設備的投資將會有快速增長,出現較高景氣度。因此,2006年機械行業總體收入可以保持20%增長,利潤增長率會超過2005年1.49%的水平,利潤增長率可以達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