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技改技措投入。2005年公司在技改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投資200萬元對鍛造廠1600噸水壓機、5噸電液錘和碾環機進行大修改造,投資100萬元更新變電站設備,投資30余萬元建設大件噴砂房,鉚焊、鑄鋼車間的露天跨改造及鑄鋼廠過跨澆注投資220萬元。公司在技改方面的投資為以后穩定生產、提高產能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產品開發碩果累累。2005年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與山東交通學院合作開發的立體停車庫已安裝試用,展示了濟南重工的技術水平和開發能力;40噸絞車也獲得省部級鑒定;10000噸水泥生產線的成功開發也使公司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此種產品生產能力的廠家之一。各種新產品不斷推出,提高了公司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三、公司產能不斷提高。在經過多項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后,公司各分廠產能都有較大提高。2005年共生產各類磨機135臺,絞車共生產145臺,比2004年增加93臺,增長179%,主導產品產量均創歷史新高。
四、成立設計研究院。公司為加大科技開發力度,提升技術部門的開發能力和檔次,將公司技術中心升級為設計研究院,充分體現了公司對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重視,是公司加大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力度,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的重要舉措。2005年公司獲得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磨機系列通過市級技術鑒定。設計研究院正在向著省級技術中心邁進。
五、脫硫市場形式喜人。在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脫硫市場潛力巨大。公司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努力開拓脫硫市場,2005年共承接煙氣脫硫漿液制備項目合同37個,金額超過1.3億元。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使公司脫硫產品在國內脫硫市場占有優勢地位。
六、外貿工作取得突破。2005年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公司洽談業務、參觀考察,公司與德國、法國、日本、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客商簽訂了出口合同,直接創匯100多萬美元,既提高了公司的國際知名度,又為公司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
七、信息化建設初顯成效。2005年公司投資230萬元建成企業內網和辦公自動化系統,ERP系統也進入實施階段,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充分實現了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公司員工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公司初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同時也規范和促進了公司在財務、物流和宣傳等方面的管理,是公司領導著眼未來、利用高新技術促進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八、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公司投資300余萬元更新職工班車等車輛,投資70萬元對職工醫院和單身宿舍樓進行改造,投資40多萬元對工程公司、鍛造廠和專汽公司的職工更衣室進行改造。公司盡最大努力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九、規范采購行為。自2005年4月公司成立招標中心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招標中心員工的努力下,公司招標總額7000多萬元,共招標163項,為企業節約資金420萬元。招標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公司已進入規范化采購階段,在節約資金、保證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成功加入醫療保險。2005年經過公司的努力爭取,公司職工共計2307人已加入醫保體系,發放了職工醫療保險卡,使職工真正享受到了社會醫療保險服務,受到廣大職工好評。